每一次读书都是自我疗愈
目录 博客
相应于灵魂的两个部分,就有两种德行即理智的与道德的,理智的德行得自于习惯。——罗素
德行不应该是被迫的,但也是人们时常忽视的,甚至为了粉饰自己,人们通常伪装了一副模样。
亚里士多德有个中庸之道的学说:“每种德行都是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道,而每个极端都是一种罪恶。这一点可以有考察各种不同的德行而得以证明;勇敢时怯懦与鲁莽之间的中道,磊落时滑稽与粗鄙之间的中道,谦逊是羞涩与无耻之间的中道。有些德行却似乎不能似乎这种格式——真理性。”
哲学有它的魅力,它能使人豁达。
你想不通的东西早就在数千年以前有人思考过,整理过,甚至为此给予了答案。就像罗素提倡的一点,德行主要的是避免罪恶,我们没有理由要期待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比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或者一个聪明人比一个愚蠢的人在道德上更为优越。
人经历过多会变得“成熟”,但成熟过多,它就会超出原本年龄的心态,往好的方面去看就是很多事看得更开,不好的一点,就是不符合年龄的沧桑。可是谁又能避免成长?没有,只有象牙塔里蜷缩的人才会躲着不闻不问,拒绝承担原本应该履行的责任或是担当。
或许在不幸的时候,朋友的安慰是一种精神良药,但是我同样也认为我们不应该寻求他们的同情而过度倾倒个人负面情绪从而使得他们产生烦恼。
读书,可以疗愈。
懂得多了,也能学会自我消化,减少内耗,从而少一些消极,多一点阳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