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也是一种宝藏

目录 博客

根据神经科学家丹尼尔·莱维廷的说法,某些类型的记忆实际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善。例如,人们过了60岁之后,模式识别能力会更强。就像他说的:“如果你要拍X光片,你会给一个70岁的放射科医生看,而不是给一个30岁的医生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大脑会持续建立新的连接。布兰迪斯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安吉拉·古切斯发现,老龄化的大脑在使用许多脑区时往往没那么专门化,这可能是一件好事。
——题记
中国人有一句话:“姜还是老的辣。”看病要去找老的专家,请教一件事需要找年龄到了一定阶段的人,虽说阅历未必与年龄有关但是年龄越大经历得越多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比你大了三年,理论上那就多吃了三年的饭,多做了三年的工作这没错,但是如果一个人躺平不事生产的话,那他即便三十也不一定能比得上十几岁就出来社会打滚闯荡工作如今才二十五岁的人。所以,在这一点我们要分清是,并非每个同年龄的人都具备完善的心智成熟,阅历许多时候又跟年龄无关,取决于你个人的遭遇了什么,经历过什么。
如果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持续性发展,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也就是说,一个年轻人操刀做手术五年所遇到的案例与即将退休的老专家相比,病人肯定更愿意从心底上更愿意相信那位老年人。
我们不必对衰老感觉惶恐,年龄大了你的思维逻辑肯定更加丰富,记忆力并非一朝一夕的衰退,它也能在你不断的演练记录中构成专项的记忆力非凡。比如我,长期一边跟别人聊天一边看书,一边做读书笔记一边写文章,晨读不仅仅是单纯的看书行为,它让我在每一个破晓时分天没亮之前完成了看书,记录,写文章的三件套,在大部分人还没起床已经超越了他们。
是的,一个小时我可以看五六十页的书的同时还可以手工输入记录五百字的读书笔记,再写一篇五百字左右的文章,不过这些都算不上什么本事,只是熟能生巧的功底罢了。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